2016年以来,我国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对外贸易既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着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有专家表示,实现外贸可持续较快增长,关键是要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
近日,记者在商务部外贸企业创新发展调研中发现,从安徽到江苏,从江苏到上海,无论是去年出口额超过1.66亿美元的安徽叉车集团,还是出口额达2.36亿美元、连续3年以30%速度增长的上海中昊针织公司,无一例外,科技创新是他们发展致胜的“法宝”。
科技引领民族品牌“开疆辟海”
如今,在皖南茶乡,茶农再也不需要人工辨认茶叶并分级,只需要把茶叶倒进色选机,几秒钟便能将劣质茶叶和优质茶叶区分开来,大大节省了工时。
“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分选去杂是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保障。以前都是人工剔除,费时费力不说,精选度也不高,细微的杂质总有遗漏,而如今,大米、杂粮、茶叶等各种农产品都能通过色选机完成高精度色选,为产品的质量管控提供了科学保障。”合肥美亚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茂先对本报记者说。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光电识别技术与装备研发的企业,美亚光电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拓展色选机的开发应用。如今,美亚光电年产能超万台,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大的光电识别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推动了我国色选机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色选机完全依靠进口,而长期垄断中国市场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生产的色选机价格十分高昂,有的一台价格就超过100万元。
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美亚光电于2000年在合肥国家高新区成立,开始技术攻关,随后推出了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色选机。投放市场后,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而且凭借过硬的性能、合理的价格,迅速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
“美亚光电是一个以光电识别技术为核心的企业,离开这个部分我们不会去做。”林茂先表示,公司拓展的所有产品都是基于对光电识别技术的专注与创新。
对民族品牌的坚持也是美亚光电专注精神的另一个表现。在全球色选机行业,并购行为十分常见。瑞士布勒公司就曾收购过中国的色选机企业,国外企业也曾有意收购美亚光电,而美亚光电并未“屈服”于这一行业环境。
“中国要有一些自己的品牌,如果干着干着都成了国外的品牌了,给世界留不下什么东西。”林茂先表示,品牌意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
创新谋划升级长电科技顺利渡过三次难关
从濒临倒闭到跻身跨国公司之列,并且在新加坡、韩国等地拥有7个生产基地,成为芯片封装行业全球第四,长电科技的成功告诉人们:企业需要大胆设计未来,创新谋划升级。
长电科技的前身是成立于1972年的江阴晶体管厂,曾经有过一段“好日子”。随着时代的变革、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晶体管厂濒临倒闭。1990年,王新潮,也就是今日长电科技的董事长,临危受命接任厂长。
“首先是求生存,活下去。”王新潮告诉记者,当时脱困的做法是去国际上找订单、开发新产品、组织富余人员搞三产。使出各种方法后,工厂总算活了下来。
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企业再次面临生死考验。“规模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生意变得不好做。”王新潮说。因此,王新潮带领企业把生产规模扩大了4.5倍,将芯片品质提高至三星的标准,同时改善了产品外观。这也成就了长电科技的第一次大发展。“产品供不应求。”王新潮介绍,恰逢刚扩大规模,三极管产量一下子从年产3亿颗增长至年产13.5亿颗。
1999年到2001年的几年间,长电科技产量每年翻番,盈利快速增长。2002年,长电科技筹划上市,并于次年6月在上交所挂牌。“原本是一个假设,却一口气把公司做到上市,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王新潮骄傲地说。
2003年前后,行业竞争加剧。同时,SARS的爆发也让企业出口雪上加霜。“我们最初的竞争靠低成本扩张,扩大规模后降价,再扩大规模再降价。但是到2003年,我发现这条路有问题。”王新潮认识到,行业产品过剩倒逼企业必须再做调整。
“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提高门槛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对现有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转换为更高端的产品。”王新潮意味深长地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当年12月,销售断崖式下降,订单锐减50%。我们被逼进入第三次调整。”王新潮说,企业提出的目标是不仅是要让一批老产品恢复竞争力,还要掌握高端技术,开发顺应智能手机大发展的高端产品。在此基础上,公司还要力争进入国际顶尖客户的供应链,拿到国际一流客户的订单。
此后,长电科技踏上了征战国际顶尖客户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长电科技率先实施的战术是产业链的上下游联合。2014年,与芯片上游企业中芯国际联合成立中芯长电。“最大的封装厂联合最大的芯片厂,竞相吸引产业资金投资。”王新潮说。
2014年下半年,长电科技再次进入快速增长轨道。当年,长电科技营收成功跨越10亿美元门槛。
据王新潮介绍,长电科技第二步战术则是收购新加坡星科金朋。
“寻求进一步的增长,只有进入国际顶端客户的供应链。虽然与中芯国际做了上下游的结合,但是公司仍然面临技术尚未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未进入国际一流客户供应链的瓶颈。这个时候,机会出现了。”王新潮说。
王新潮所说的机会,是指2015年下半年对全球排名第四的芯片封装企业———新加坡星科金朋的并购。星科金朋拥有先进的技术、市场、国际化管理经验和人才,其客户、技术与长电科技的互补性达95%以上。
国际化战略带来了业绩回报。去年,长电科技实现营收108亿元,增长68.12%,其中,出口额达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
智能转型助力“世界工厂”突破困局
“别看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都在推动制造业复苏,但我认为,智能制造只有中国能成功,因为中国已经建立起最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总裁高宝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有关调研显示,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三项因素对我国代工企业经营的压力系数分别从2010年的55.56%、52.10%、32.95%猛增到目前的81.43%、81.67%、48.11%。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东南沿海频现代工厂倒闭的消息,曾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面临“地位不保”的危机。
面对这一市场环境,高宝霖为何对“中国制造”仍然充满信心?这种自信或许正来自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代工厂虽面临困局而出口额却逆势大幅增长的业绩。
中昊针织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袜子代工公司,在同行业代工工厂效益下滑、陆续倒闭的环境下,中昊针织的出口额却实现了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约30%以上的大幅增长,2015年出口额达2.63亿美元。
而中昊针织的“无人织袜机”引进计划也正是始于2013年。
“2013年起,公司响应国家转型升级战略号召,在上海市、区政府和商委的鼓励和大力扶持下,将上海工厂及研发中心的机器全部改造为智能机器人生产线,目前已经成功上线700台。公司计划到2017年全自动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线增加到1200台,同时利用自有屋顶太阳能发电。公司不久将成为本行业规模最大的智能化4.0生产工厂。”高宝霖介绍说。
目前,中昊针织的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控68台机器,用工数量从以前的2400人缩减至400多人。在近日接受采访时高宝霖说,到今天,中昊针织的人工成本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机器代替人工是代工厂转型升级的选择和步骤之一,从劳动密集向智能制造转型将有效规避由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代工竞争力下降的风险。”高宝霖表示,但技术升级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要实现智能改造,资金是最重要的一环。“希望国家能够扩大投资实体,在企业转型升级、机器研发及引进的智能化过程中加大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人才生产线助推产品“走出去”
在我国外贸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过去一年,我国各种叉车品牌企业竞争激烈,行业下行压力加大。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交出了骄人的成绩单,保持了企业经营的稳定,还连续25年保持了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行业第一的地位。
“来之不易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品出口结构以及进行生产研发的创新发展。”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进一边介绍,一边指着展厅里最新款的叉车对记者说,“这是一款节能环保型叉车,不仅在外观设计上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还实现了降温、降噪,使用了轻量化材料,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多年来,安徽叉车集团凭借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的集群出口能力,在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代理网络,产品销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工业车辆研发制造与出口基地。
“骄人的成绩离不开优良的产品生产线,而产品生产线又是由人才决定的。”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安国介绍道,公司发展至今有一个传统,就是要逐步为企业的未来发展积聚更多人才资源。
杨安国说,目前安徽叉车集团共有7000多人,4条人才生产线,分别为产品技术研发人才生产线、市场营销人才生产线、技能型人才生产线、管理型人才生产线。以市场营销人才生产线为例,3000人的销售队伍学历层次都在大专以上。“一条生产线,一天最多能生产50多种不同产品,销售人员必须了解每一件产品特性,这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杨安国介绍说,一线员工也不是简单的劳动,技术水平要求都很高。
此外,为提高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公司还与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密切合作,鼓励员工通过半脱产的方式参加大专、专升本的学习。对刚毕业的本科生采取进厂双导师指导模式,同时,每年对全公司员工开展敬业度、满意度测评,与薪酬挂钩。人才的积聚和培养为公司未末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